Skip to main content

与家人同住、独居或合居:德国人的多种生活方式

德国社会正涌现出哪些新型共同生活模式,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。
TAT-2020-生活-多元-生活方式
在德国,选择同性伴侣关系、重组家庭或独居生活的人群正持续增长。
© AdobeStock

新型共同生活模式正在塑造德国社会。然而在21世纪这个高度个体化和流动性的世界里,家庭依然占据核心地位。根据“家庭研究监测”报告,四分之三的民众认为家庭在德国受到欢迎,近半数父母认为德国(非常)适合家庭生活。

家庭或单身——德国有哪些生活方式?

与此同时,人们对典型家庭形态的认知也在持续演变。在德国,仅有略低于半数的人口仍以传统家庭形式生活。尽管传统家庭结构呈衰退趋势,2024 年有未成年子女的已婚夫妇仍以近 70% 的占比成为最主流的家庭模式。2023 年婚姻登记数量约 35 万对,自 2005 年以来离婚率呈持续下降趋势,2024 年约为 13 万例。2023 年德国人与外籍人士缔结的婚姻数量约 4.1 万对。

德国有多少单亲家庭?

非婚共同生活并有子女的伴侣数量显著增加。目前,在 1180 万个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,10% 为非婚共同生活家庭,24% 为单亲家庭(其中多数为女性)。单亲家庭常面临贫困风险。根据家庭报告,单亲母亲的贫困风险约为伴侣关系母亲的三倍。

德国有多少同性伴侣?

2024 年,德国登记的同性婚姻超过 8800 对。2017 年,联邦议院通过了《婚姻平权法案》,主要内容包括:

  • 婚姻登记权
  • 共同收养权
  • 法律地位平等

新型共同生活模式涌现的同时,单人家庭数量持续增长。德国超过 40% 的私人家庭为独居家庭,这一变化一方面是人口结构转型导致独居老人增加,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独居。据联邦统计局预测,到 2040 年德国每四人中就有一人独居。